公告:
2018-03-01 點擊量:2027
1、“限塑令”發布十年 國家發改委正制定新政
日前,國家發改委網站開設“我為塑料垃圾污染防治建言獻策”專欄,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在1月5日至1月31日期間,圍繞不同領域塑料制品的管理要求,提出意見建議。這是繼2008年實施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塑料購物袋的通知》以來,國家層面就防治“白色污染”采取的進一步舉措。
這份由國家發改委環資司發出的邀請指出,近年來隨著電商、快遞、外賣等新業態的發展,塑料餐盒、塑料包裝等的消耗量快速上升,造成新的資源環境壓力。塑料垃圾被隨意丟棄會引起“白色污染”,不規范處理塑料垃圾存在著環境風險。
對此,國家發改委正在研究制定防治塑料垃圾污染的政策文件,按照“限制一批、替代一批、規范一批”的原則,對不同生產、生活、消費等情形中使用的塑料制品,分領域、分品類提出政策措施。
征求意見的范圍包括:
一、對具備限制或禁止使用塑料制品的消費場景、作業工序以及商品品類等的建議;
二、對已有成熟替代方案(如布袋、紙基包裝、可降解材料等),具備推廣應用替代產品的情形的建議;
三、對尚不具備禁止使用或替代條件,需對塑料制品使用進行規范管理的情形的建議;
四、其他有關防治塑料垃圾污染的意見和建議。
十年“限塑令”效果幾何?
“限塑令”發布十年后,中國治理“白色污染”的成效再度引發熱議。事實上,經過近10年的執行,“限塑令”已取得不容小覷的成績。根據國家發改委2017年發布的數據顯示,2008年以來,超市、商場的塑料袋使用量普遍減少2/3以上,累計減少塑料袋140萬噸左右,相當于節約了840萬噸石油。
如今,新業態要求“限塑令”要與時俱進,需不斷進行調整。如果繼續按照原有措施進行管理,難免會出現“一刀切”的情況。
業內人士指出,調整“限塑令”并不是簡單地擴大其適用范圍,而是在吸取實施10年間的經驗和教訓基礎之上,豐富治理手段、提升治理能力,以期最終實現“限白”的初衷。